李金羽:从弯弓少年到铁人主帅的蜕变与坚守

  辽宁铁人提前两轮冲超成功的夜晚,李金羽站在焕然一新的铁西体育场边,望着看台上近四万名球迷,这位昔日“弯弓射雕”的激情前锋,此刻面容平静如湖。从球员到教练,他完成了职业生涯最彻底的蜕变。

李金羽:从弯弓少年到铁人主帅的蜕变与坚守

  “冲超比中超保级更难,这是一点容错率都没有的征程。”李金羽在接受专访时坦言,执教铁人的这一年是“熬心血”的过程。作为1977年出生的中生代教练,他走过了沈阳、石家庄、南京、武汉、昆明多地,最终回到家乡辽宁,完成了带领新辽足重返顶级联赛的使命。

  **从球员到教练的转型之路**

  回忆起球员时代的自己,李金羽直言“不愿回忆”。那个在工体头缠纱布控诉对手的年轻球员,如今已能平静看待足球的胜负。“那时候年少无知,只能接受成功,接受不了失败。”他坦言,退役后的转型需要迅速投入新角色,而不是留恋过去的光环。

  考取职业级教练证书是李金羽规划中的重要一步。“如果没有这个证书,后来可能就不会有更多机会。”他强调理论知识对执教的重要性,“有了理论指导,才能清晰懂得为什么用这个阵型,是凭感觉还是实战需要。”

  **执教哲学与管理之道**

  李金羽不认同空谈“执教哲学”。“把球队建设好了,足球哲学自然就来了。”他更注重实际,追求打造攻守平衡、富有攻击性的球队。在训练场上,他与球员是“仇人”,生活中则是朋友。“我所有的要求都在训练中完成,比赛时只需微调。”

  对于管理性格各异的球员,他展现出包容态度。“现在的球员反而更缺少个性化,有主见和风格很宝贵。”他不惧“刺头”球员,“只要训练好,生活中我不会跟他较劲。”

  **冲超背后的视野拓展**

  在苏宁担任体育集团副总监的经历,让李金羽获得了全新视野。“那段时间有较大提升,真切体会了普通人的工作节奏,也学会谈判技巧和应对突发问题。”这些足球之外的经历,让他再回足球领域时视野更开阔。

  谈及引援,他分享了签下姆本扎的细节。“我们派谈判团队去卡塔尔跟他谈了两周,他是降薪而来。”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,体现了他的执教理念。

  **辽宁足球的复兴使命**

  面对辽宁足球生态遭受的破坏,李金羽深感责任重大。“铁人升超后,希望作为龙头,争取打好成绩,让各方面都活跃起来。”他特别提到铁西体育场的改造和新主场的氛围,“从去年两千观众到如今近四万人,走出球员通道时真的很震撼。”

  对于未来,他保持清醒认识:“教练都是为下一步下课做准备。冲超打开了球队的未来,成绩不好时我依旧会下课,理想成绩可能让我多扛两轮。”

  从激情射手到沉稳主帅,李金羽用脚踏实地的方式,书写着辽宁足球的新篇章。在这个足球生态重建的关键时刻,他的坚守与蜕变,正成为辽沈大地足球复兴的重要力量。

相关资讯